分水岭原名坟头岭,因山岭上古坟较多而得名。位于林州城北部15公里处,这里海拔470米,和青年洞的高程一样。千***来,人们想漳河水,盼漳河水,就是因为这个坟头岭过高,漳河水无法越过。是红旗渠关键的咽喉工程,红旗渠水能不能流过分水岭是关键。流不过分水岭,红旗渠就成了一条大废渠,林县人民引水之梦就会破灭。
1、开挖双孔隧洞
红旗渠水要想通过坟头岭,就***从这里凿一个长240米的隧洞,两头还要开出100余米长,宽、高各10余米的深沟明渠,预计需开挖土石方3.4万立方米。
该工程由护渠党支部组织的300名青年护渠队进行施工,这支队伍曾因开凿青年洞而名声显赫,队伍人员年轻,生龙活虎,经过艰苦的磨炼,能攻善战,富有凿洞经验,是总指挥马有金手中的一支***队伍,哪里工程艰巨,就调他们到那里去战斗。
1961年10月,在青年洞工程完工后,总指挥部治安保卫股股长卢贵喜(任村公社盘阳大队人)带队进入工地。此洞是红旗渠总干渠尾的咽喉工程,及时凿通,可以尽快让南谷洞水库发挥效益,给分水岭以南的群众带来希望,因此人们亦称此洞为“希望洞”。负责现场施工的卢贵喜深感肩上责任重,让青年们把大幅标语写在洞口:“拼命赶时间,斩断坟头岭,早日让南谷洞水库水流遍林县川。”
卢贵喜工作深入细致,认真负责,每天钻在洞内和青年们一块战斗,随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。
考虑到隧洞上面以后的交通问题,为保证工程的质量,这个洞设计为鼻子洞,即双孔隧洞。到1962年5月1日双孔隧洞胜利凿通。洞长346米,单孔宽4米,高4.5米。之后,又从姚村、泽下、原康、采桑公社分指挥部调来好石匠,起石头锻料石,将10余米高的渠墙进行衬砌。为节省土地,把部分明渠进行拱券后,改为暗渠,洞上复土为田,隧洞延长为354米。
2、建造分水闸
分水闸就是分水的大闸门,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一、ニ、三条干渠分流的地方。该工程为红旗渠通水前的1965年3月份河顺公社修建。
分水闻是红旗渠总干渠分水的枢纽工程,亭楼耸立在红旗渠上,雄伟壮观。正面楼顶上郭沫若手迹“红旗渠”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,在阳光下耀眼生辉。
闸房内安装启闭力15吨的启闭机3台,房下有三个大闸门,孔宽均为2.5米。闸门内奔泻出两股清水,右边分出的是红旗渠一干渠,为双孔,沿西山到合涧镇和英雄渠汇流,渠长39.7公里,设计流量14立方米/秒,灌溉面积35.2万亩;二干渠为单孔,沿林县盆地东北边山腰蜿蜒东去,到马店村东止,渠长47.6公里,设计流量7.7立方米/秒。灌溉面积11.62万亩。三干渠从上游500米处分出向东到东岗镇东卢赛村。
1965年4月5日红旗渠通水仪式在这里举行,在人们的热情欢呼声中,红旗渠水流过了分水岭,林县人民引漳入林的美梦成真了。